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4.主要原因是为了圣言。这是因为圣言是神性真理本身,神性真理教导我们有一位神,一个天堂和一个地狱,以及死后的生命;还教导我们当如何生活、当相信什么才能使我们进入天堂,从而进入永恒的幸福。若没有一个启示,因而在这个星球没有圣言,所有这些事完全不为人知。然而,人如此被造,以致就其内在而言,他不可能死亡。仅凭属世之光,无从知道有关主、天堂与地狱、人死后的生活方式,以及作为人获得属灵和永恒生命手段的神性真理的任何事(AC 8944, 10318-10320)。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被证实:许多人,包括有学问的人,都不相信它们,尽管他们出生在有圣言的地方,并且在那里通过圣言接受过有关这些事的教导(AC 10319)。因此,有必要从天上得到启示,因为人类生来注定上天堂(AC 1775)。
9828.“腰带”表一个共同的纽带,好叫一切事物都关注同一个目的。这从“腰带”或带子的含义清楚可知。“腰带”或带子是指一个共同的纽带,因为它将一切内层事物都聚集在自己里面,包裹它们,并将它们保持在关联中;没有它,这些内层事物就会松散并分崩离析。“腰带”或带子之所以表示旨在让一切事物都能关注同一个目的的一个共同纽带,是因为在灵界掌权的,是目的,以致那里的一切事物都可称作“目的”。因为主的国作为一个属灵的世界,是一个功用或有用服务的国度,那里的功用或服务就是所关注的目的;因此,它是一个目的的国度。但那里的目的以各种次序彼此跟随,也关联在一起。彼此跟随的目的被称为“居间目的”,但关联在一起的目的被称为“有关联的目的”。这一切目的如此紧密地联结起来并彼此从属,以致它们无一例外地关注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主;在天上那些接受它的人当中,它是对主的爱和信。在那里,爱是他们所有意愿的目的,或说是那里一切意愿能力所关注的目的;信则是他们所有思维的目的,或说一切思维能力所关注的目的,这些思维或思维能力都属于理解力。
当每一个事物都关注一个目的时,它们就被保持在一个连续不断的关联中,并构成一体;因为那时,一切事物都在照着从属和关联的律法而使所有人都转向祂自己,从而将他们与自己相结合的那一位的视野、掌管和眷顾之下。同时,祂还使所有人都脸朝他们的同伴,由此将他们彼此联结起来。这解释了为何在天堂,所有人的脸都转向主,主是那里的太阳,因而是所有人眼前的中心点;神奇的是,无论天使转向哪个方向,主都在那里(参看3638节)。由于主存在于相爱的良善里面和对邻之仁的良善里面(因为祂爱所有人,并通过爱将所有人联结起来),故天使也通过出于这爱关注他们的同伴而转向主。
因此,带子代表那些在最后和最低层,将其它事物聚集起来,并如此包裹它们,好叫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能被保持在这种关联之中的事物;在灵界,这些事物无非是存在于最低或最外层中并包裹内层事物的良善和真理。腰带代表属天良善,环绕大腿和胸部的带子代表最低或最外层中的属灵良善和真理。
在下列经文中,“腰带或带子”表示这类事物:
耶和华对先知说,你去买一根麻布带子束腰,不可放在水中。我就买了一根带子束腰。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拿着带子,往伯拉河去,将它藏在那里的岩石缝中。过了多日,我就往伯拉河去把带子取出来,看哪,它已经坏了,毫无用处了。耶和华说,这恶民不肯听我的话,随从别神。他们也必像这带子变为无用。(耶利米书13:1-10)
此处“细麻布带子”在灵义上表示教会的良善,这良善在自己里面将真理包裹并保持在关联之中。由于那时教会的良善不复存在,真理随之被驱散,故经上说它“不可放在水中”;因为“水”表示洁净、因而恢复的真理。藏带子的“岩石缝”是指被歪曲的真理;“伯拉河”是指在其最低层的良善的属天事物的全部范围和边界。人若不知道圣言的性质可能以为,这只不过是把这人民及其毁灭与带子及其毁灭进行比较。但在圣言中,一切比较和比喻的说法都是真实的对应(3579, 8989节)。除非这段经文中的一切细节都具有对应的性质,否则先知永远不会被吩咐不可将带子放在水中,要束在腰上,或往伯拉河去,将它藏在那里的岩石缝中。经上之所以说带子要“束腰”,是因为由于对应,“腰”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3021, 4280, 5050-5062节)。束腰的带子因此表示凭作为媒介的圣言通过爱之良善与主结合。
“带子”是指充当边界并将事物联结起来的良善,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从耶西的树干必生出一个嫩枝。公义必当祂的腰带,真理必当祂大腿的带子。(以赛亚书11:1, 5)
这论及主;“必当腰带的公义”是指祂的爱之良善,这良善保护天堂和教会。当以色列人吃逾越节的羔羊时,“当腰间束带”(出埃及记12:11),这个要求就表示一切事物都要存在于其适当次序中,预备从主接受良善并付诸行动(7863节)。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那些做好预备的人“腰间束带”,这也论及启示录中的七位天使:
那掌管七灾的七位天使,从殿中出来,穿着洁白光明的细麻衣,胸间束着金带。(启示录15:6)
经上论到以利亚:
他是一个多毛的人,腰束皮带。(列王纪下1:8)
论到约翰的话也差不多一样:
这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马太福音3:4)
以利亚和约翰之所以如此穿衣、束腰,是因为他们两人都代表圣言;因此,他们的衣服表示外在意义,就是属世意义上的圣言;因为“毛”表示属世层(3301, 5247, 5569-5573节),“骆驼”表示属世层里面的一般记忆知识(3048, 3071, 3143, 3145节)。“皮”或“皮肤”表示外在之物(3540节),因此,“皮带”表示那在自己里面将内层事物聚集起来,把它们包裹并保持在关联中的。以利亚代表圣言(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2762, 5247e节),施洗约翰同样代表圣言(9372节)。
由于真理和良善被恶行解除和驱散,故约押以诡诈杀了押尼珥之后,经上论到约押说“他将争战的血染了腰间束的带”(列王纪上2:5),以此表示他驱散并摧毁了这些真理和良善。因此,当真理被驱散和摧毁时,经上说“分裂代替腰带,光秃代替整齐的头发”(以赛亚书3:24)。这论及锡安的女子,她表示属于属天教会的良善;“分裂代替腰带”表示对属天良善的驱散。
在以西结书中,这话也论及阿荷利巴,就是耶路撒冷:
因她看见人像画在墙上,就是用丹色所画迦勒底人的像,腰间系着带子,她就贪恋他们。(以西结书23:14-16)
以此表示被亵渎的真理;因为“迦勒底人”是指那些表面声称相信真理,内心却否认它们,从而亵渎它们的人;“画在墙上的人像”是指外在事物中的真理的表象,“丹色所画的像”也是;“腰间所系的带子”是指他们为引诱人们相信他们的真理所伪装的良善。
由此可见在代表性教会,那将衣服收拢为一的“带子”表示什么。然而,属世人很难被几乎无法被引导相信所表示的是这类事物,因为他很难抛开对带子和一般对衣服的属世观念,而去采纳属灵观念,就是对在自己里面将真理保持在关联中的良善的观念。因为出现在眼前的属世事物将心智锁定在它自己身上,心智不会从那里被移走,除非理解力的视觉能被提升至天堂之光,此人因此能几乎从属世事物中抽象出来思考。当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时,纯属世人所无法理解的关于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的属灵观念就会进入。
9213.“必在日落以先还给他”表必须在外在之爱的快乐所诱发的一种阴影状态到来之前恢复它。这从“日落”的含义清楚可知,“日落”是指外在之爱的快乐所诱发的一种阴影状态。此处的情形是这样的:在天堂,构成爱之良善的事物具有热的交替变化,构成信之真理的事物具有光的交替变化;因此,天堂有爱与信的交替变化。地狱也有交替变化,不过,它们是天堂里的交替变化的对立面,因为它们是对邪恶之爱和对虚假之信的交替变化。这些交替变化对应于地上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即春、夏、秋、冬,又春,依此类推。不过,在灵界,状态取代了季节;因为那里没有热和光的变化,但有爱和信的变化。然而,要知道,这些交替变化在这个人身上和在那个人身上是不一样的;相反,它们照着各人在世上所获得的生命状态而因人而异。在天堂,日落对应于笼罩信之真理的一种阴影状态,和袭裹爱主爱邻之良善的一种寒冷状态。在这些状态下,那里的人进入外在之爱的快乐,这些快乐将信置于阴影之中。因为当一位天使或一个灵人处于外在事物时,他也处于阴影之中;但当处于内在事物时,他就会体验到天堂之爱的快乐和幸福,同时体验到信的愉悦,或处于真理之光。地上的春夏两季便对应于这些状态。由此可见为何“日落”表示外在之爱的快乐所诱发的一种阴影状态。关于这些交替变化,可参看前面的说明(5097, 5672, 5962, 6110, 7083, 8426, 8615, 8644, 8812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们当如何理解这一解释,即:必须在外在之爱的快乐所诱发的一种阴影状态到来之前恢复被感官印象产生的幻觉驱散的记忆真理,也就是“你若真拿同伴的衣服作抵押,必在日落以先还给他”这句话所表示的。人们要明白,被幻觉夺走的真理必须趁着此人仍处于真理之光而得以恢复;因为在这光中,他能重新获得它们,还能驱散幻觉所引入的虚假。但当他处于外在之爱的快乐所诱发的一种阴影状态时,就无法做到这一切了,因为这些快乐弃绝这些真理,阴影也不接受它们。幻觉就这样粘附在这个人身上,被他归为己有。外在快乐,或外在人的快乐之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因为它们与世界紧密相联,还被它的热唤起,可以说被这热激活。内在的快乐幸福,或内在人的快乐幸福则不然。这些与天堂紧密相联,也被它的热唤起和激活,这热是来自主的爱。
在摩西五经另一处经文,这一典章或律法以下面的话来宣布:
不可拿石磨或磨石作抵押,因为他这是拿灵魂作抵押。(申命记24:6)
“石磨”表示诸如服务于获得信,之后获得仁的那类事物(7780节);“灵魂”表示源于仁的信之生命(9050节);由此明显可知,“不可拿石磨作抵押,因为他这是拿灵魂作抵押”表示什么。又:
你不可向寄居的和孤儿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妇的衣裳作抵押。(申命记24:17)
“拿寡妇的衣裳作抵押”表示以任何方式夺走良善所渴望的真理;因为“衣裳”表示真理(参看9212节);“寡妇”是指一个处于良善并渴望 真理的人,或在抽象意义上表示渴望真理的良善(9198节);因为如果真理被夺走,良善连同它的渴望也一道消亡。
又:
不论你借给同伴什么,不可进他家拿抵押品。要站在外面,等那向你借贷的人把抵押品拿出来给你。他若是穷人,你不可躺卧在他的抵押品里;必在日落的时候把抵押品还给他,使他躺在自己的衣服里,他就为你祝福,这在你神面前算为义了。(申命记24:10-13)
债主“要站在外面,抵押品拿出来给他”表示回应所交流的真理的正确方式;因为“借”表示真理的交流,“拿抵押品”表示回应。没有人能知道所表示的是这些事,除非通过来世所发生的事,因而除非知道“进家”表示什么,“站在外面”,因而“拿到外面”又表示什么。
在来世,那些进别人的家,并在同一个房间一起交谈的人以这样的方式与那里的所有人交流自己的思想:他们完全确信他们自己是凭自己在思考这些思想。但是,如果他们站在外面,这些思想的确被感知到,却仿佛来自别人,而不是来自他们自己。这种情形在来世每天都发生。因此,那些持相同观点或具有相同感觉的人看上去在同一所房子里;如果他们看上去在这所房子的同一个房间里,这一切就更真实了。不过,当这些人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所有人都从与他们不同的人眼前消失。在来世,像这样的表象无处不在,并且常常发生。原因在于,思想的相似性将人们联结起来,并使他们与彼此同在;因为思维是内视,并且地方之间的距离在来世存在的方式和在世上不一样。
由此明显可知“不可进家,而是要站在外面拿抵押品”表示什么,即:人不可向别人施压,或耍弄他的情感,让他去证实自己所知道的真理,而是倾听并接受他在自己心里的回应。因为那些向别人施压,或耍弄他的情感,让他去证实他们自己所知道的真理之人,会使这个别人从他们,而不是从他自己去思考或说话。当有人从别人思考和说话时,与他同在的真理就会陷入混乱;他也不会因此而得以改善,除非他是那种仍对这些真理一无所知的人。这一切再次清楚表明,圣言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包含与诸如存在于灵界中的那类事物相对应的事物。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